農村電商如何運營好店鋪?來看看這些您做到了嗎
電子商務發展至今無時無刻都在演化,在經濟瞬息萬變的今天,農村電商的變化也在不斷加劇,而我們各位農村電商創業者、從業者也應順勢而動,才能坐穩電商的快車,抵達鄉村振興的勝利終點。那么線上店鋪作為這場“戰役”的“根據地”,我們該如何最大程度利用平臺利好政策、整合農村電商資源、把握營銷節奏穩筑“根據地”呢,今天為大家帶來了滿滿的干貨,快來看看這些您做到了嗎。
一、重視平臺用戶核心需求
如今農村電商行業越來越壯大,在店鋪與產品同質化嚴重的今天,迫切地需要店鋪意識到用戶核心需求的重要性。其實我們不難看出,用戶在使用不同電商平臺時是不同需求的導向。以拼多多為例,用戶看重的是性價比、拼團這些特質,那么在店鋪運營中需要讓消費者無論是視覺還是價格數字上都要感受到“實惠”、“拼團更便宜”等信息,利用平臺特質定制營銷策略,從而增加店鋪流量,促進轉化率。也就是說,首先我們需要分析,并以此得出結論進行改變調整,將滿足客戶需求的信息進行傳達,如此以來,才能運營好農村電商平臺。
二、建設農產品品牌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的移動互聯和社交媒體為品牌塑造提供了新的工具,從而催生了全新的品牌樹立。在互聯網的趨勢下,農產品品牌建設可以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使其樹立品牌形象,打造知名度。目前三原縣已打造出“城北三原”公共品牌,并且持續對此進行全網宣傳,在許多消費者心中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歡迎各電商創業、從業人員申請使用,或者自己創建品牌,以全新的互聯思維和方式做全新的嘗試,對運營好店鋪有著推動作用。這里需要特別提到售賣初級農產品的店鋪,往往最容易忽視品牌這一點。
三、合理應用大數據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農產品流通數據呈現海量爆發趨勢,可以說是跨步邁進了大數據時代。數據是能力,是競爭力,也是戰略資源,將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對于農產品流通,大數據意味著一場新的機遇,使得全面,多維感知農產品流通成為可能。一方面,大數據使得農產品流通進入全面感知時代。另一方面,大數據使得認知進入多維關聯時代。正因如此,合理應用大數據,可以實時掌握電商平臺的數據和交易數據等,有利于店鋪進行策略調整。
四、熟知電商平臺運營規則,乘好東風
電商平臺規則時時都在調整,拿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來說,在預售時間方面,天貓今年有所縮短。在生態價值打通層面,抖音電商則帶來了“品牌嘉年華”、“大咖直播間”等玩法。我們作為店鋪運營需要非常及時地熟知規則并將規則提煉出策略,舉例來說,抖音本屆雙11平臺推出“短視頻任務賽”、“好物直播間”、“天天領紅包”等玩法,那么我們就需要把這些玩法研究透徹,并規劃到實際營銷活動中去,積極參與平臺促銷活動。
五、打破單純的賣貨思維
所謂“賣貨思維”其實是傳統品牌的傳統營銷思維在電商運作上的繼續,或者說還是以傳統的營銷思維來做電商,這種賣貨思維就是在貨品上架之前,沒有“店鋪運營”意識,沒有全盤規劃,沒有考慮到市場反饋,更不會想到如何做出差異化的店鋪。其做法主要表現在:要么閉門造車整一盤貨,要么盲目跟風對銷量數據好的店鋪整套照搬地效仿,導致整個市場無論是產品還是海報等視覺輸出極其相似。那么作為店鋪的運營者要調整自己的觀念,對市場擁有自己的認知,必須摒棄“我做批發,賣就完了”“他賣得好我要學學”“他降價我也降價”的思維,轉向上架產品之前先做調研(也就是收集市場信息)、做有特色的店鋪等思維。
運營好店鋪很簡單,知識點與經驗總結很容易掌握,難在運用時舉一反三,希望以上幾個關鍵點能夠為您的店鋪創造更多機會,更快更好地運營好線上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