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資訊丨2022年中國農產品電商10大事件
日前,第四屆中國茶產業互聯網創新高層研討會在線上舉行。會上,中國食品(農產品)安全電商研究院院長洪濤發布《2022年中國農產品電商10大事件》。
一、農產品即時零售成為時尚。
即時零售(Everything Now)是新零售的一種模式創新,是指通過即時物流等履約能力,拓展和連接實體商戶、倉儲等本地零售供給,滿足消費者即時需求的新型零售業態。即時零售具有“近快好”的特點,以足夠快的方式實現尖品農貨“從田頭到餐桌”“從枝頭到舌頭”的空間轉移。其主要代表是美團、京東等,主要模式有自營、第三方、混合模式。美團現已推廣到北京、上海、成都、深圳、廣州、武漢等城市,其主要內容是提供依托網絡和數字平臺,就近為消費者提供30分鐘內閃送,或者1小時到達的消費模式。
二、“雙十一”農產品電商增幅較大。
據統計,京東“雙十一”期間,近1萬種農產品成交額超過10萬元。近三成糧油、茶葉等初加工農產品實現了超過100%的增長,在成交額最高的100件商品中,超過50%是新品種。
三、農產品快遞推動快遞電商“質、量雙升”。
12月1日,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一箱從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發往廈門市的蜜柚,成為2022年第1000億件快件,比2021年提前7天達到千億件。2022年我國快件預計達到1255億件,我國快遞量連續第九年世界第一,其中每天農村農產品快遞超過1億。12月初北京因“疫情放開”出現“快遞積壓”,京東14日在全國各地調集1010人進京援助,15日達到2000人,較好地緩解了農產品等快遞堵塞。
四、農產品電商創新平臺榮獲聯合國創新獎。
2022年拼多多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2022年度創新獎。拼多多所提供的具有創新性和包容性的解決方案,使小農能夠增加收入,并投入搭建更高產和更具有環境可持續性的生產方式。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2.6萬名1995年后出生的“新新農人”在拼多多平臺上創業,在整個涉農商家中占到13%左右。2022年先后推出“超級農貨節”“多多豐收館”“多多新匠造”“家鄉好物直播”“尋鮮中國好農貨”“全球農創客大賽”“新農人計劃”。
五、生鮮電商上市后面臨虧損困境。
2022年以來,每日優鮮接連陷入撤城收縮、拖欠貨款、年報難產、瀕臨退市、清退員工、破產等一系列風波,日子過得愈發艱難。叮咚買菜的日子也不太好過,在連年虧損的壓力下,2022年叮咚買菜接連撤出了多個城市,以“斷臂求生”的方式換取利潤,其最新財報又透露出其已陷入增長瓶頸的隱憂。每日優鮮與叮咚買菜這對“難兄難弟”的處境,表明主打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已經進入“冰凍期”,依靠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平臺面臨生存危機。
六、預制菜再次成為農產品電商的熱點。
2022年眾多政府、行業協會、廠家、企業、園區進入。家電廠商也進入預制菜領域,以家電產品為核心,與預制菜形成一套智能廚房的產業鏈與生態體系,但是預制菜也存在泡沫,如7月17日趣店集團創始人羅敏在抖音直播間親自為預制菜帶貨,7月19日直播沒有上架商品,銷售額為0,成為名人“暴漲暴摔”的典型。
七、全域興趣電商推動興趣消費升級。
在2021年興趣電商的基礎上,2022年抖音推出全域興趣電商,在消費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即興趣消費(Interest consumption)——興趣消費是新消費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指根據消費者的興趣來提供消費者需要的消費,包括興趣的激發、興趣的承接、興趣的開發、興趣的管理,包括內容推薦場景里的“貨找人”,也包括用戶主動場景下的“人找貨”。這意味著,興趣就是市場,興趣在哪里,市場就在哪里,場域就延伸到哪里,興趣就是現在和未來的消費市場。2022年5月31日,抖音電商第二屆生態大會于線上舉行,提出“全域興趣電商”新理念。圍爐煮茶因“興趣”而受歡迎,21.7億次播放,被年輕人追捧為新頂流。
八、“農產品電商30人論壇”啟動。
2022年4月23日,“農產品電商30人論壇”正式啟動,東北財經大學原校長、原黨委書記夏春玉,河北農業大學副校長趙邦宏,廣西財經大學校長夏飛,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校長李定珍、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等22個發起單位的30名成員,啟動“農產品電商30人論壇”。2022年先后組織“數字農產品電商理論沙龍”“特色農產品如何賣”“農產品電商界學‘二十大報告’”“第14個‘雙十一’高層研討會”。
九、“東方甄選”加入直播電商。
2022年俞敏洪“東方甄選”加入直播電商,帶來了直播內容電商的變化,更加重視直播電商的內容吸引人,2022年上半年直播電商超過6000萬場,預計全年我國直播電商達到15000萬場次,直播電商用戶規模4.6億,直播電商交易額預計超過3.4萬億元,增長47.69%。2022年我國直播電商進入“規范改革”的第四個發展期(起步、爆發、規范成長期三個階段)。
十、新易貨賦能農產品易貨貿易。
新易貨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易貨、流通過程中的商品易貨、服務過程中的服務易貨(含體驗)、生產要素中的資產易貨、多種資源中的資源易貨。2022年探索“使社會沒有庫存、使社會沒有閑置”,晉商通、晉中休易館探索農產品易貨、再生資源易貨、垃圾易貨,可以做到易產品—基地供貨,易商品—廠家直供、易服務—機構直供、易知識—院校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