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資訊丨數字農場三大技術助力農業產業發展
近些年,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興起,數字農場的概念隨之應運而生。數字農場都包含哪些功能,用到了哪些技術,又會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好處呢?
首先,數字農場可以實現精準化操作。我們知道,不同時間播種、施肥、澆水、授粉,最終收獲的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我國的勞動人民,創造出了二十四節氣,從而指導農耕。長期以來,在作物種植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依賴于每個人的主觀經驗,那么種植出來的作物產量,也會因人而異。數字農產讓作物種植過程中,不在依賴傳統經驗,而是實現高度精準化。通過科研人員對于作物生長規律的研究,了解作物在每一個階段所需要的具體營養物的多少,精確、定時地澆水、施肥。不僅能夠讓作物產量提高、擁有更好的口感,同時也能節約更多的水分和肥料,做到更加低碳環保。
不僅如此,數字農場可以實現自動化控制。
第二、數字農場還可以精準地監控到每一株作物的生長情況。在以往的農場中,大面積的噴灌難免會導致部分作物的重噴、漏噴,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去查看每一株植物的生長狀況。在數字農場中,每一個大棚或者每一片水田,都安裝了相應的信息牌,記錄了有關這片區域的信息情況。而這當中的每一種,甚至每一株產品,都擁有自己獨立的二維碼。只要有手機一掃,就可以了解所有的信息。這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們,對個體進行精確的監控。同時個體的數據也會上傳于云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對現有的種植方式進行調整。例如在采用某種滴灌方法的大棚,我們結合每一株作物的數據,發現越靠近中心的作物需要重復噴水的次數越多,越靠近邊緣的作物重復噴水數字越低。那我們就可以對農田的平整度、噴灌的方法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保證每一株作物的生長環境都為最佳狀態。這樣的技術不僅僅可以用于作物生長,同樣可以用于畜牧業。前文所說,為每一頭牛羊安裝導航系統和二維碼,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第三,數字農場在預防病蟲害、構建農業循環鏈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在現階段,數字農場同樣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成本問題。相對于傳統農場,由于增加了大量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導致農場搭建的成本會增加很多。雖然后續作物的產量會上升、且人員管理及各種消耗會下降,但初期建廠的一次性投入對很多人來說依然不是一個小數。此外,現階段的數字農場對建設地也存在一定的要求。例如一些自動化設備在平原可以很好的應用,但在一些山區和丘陵地帶,就無從下手了。而那些地方,有時候反而水資源和各類物資相對更加匱乏,更需要精準控制,以便節約水分和各類消耗品。因此,這也是現階段數字農場所面臨的矛盾。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不要緊發展更為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時也需要政府和企業對此加大投入和扶持,以此提高糧食產量和種植效率,幫助農民更好地收獲。
如今,我們已經走進了數字化的時代,各類全新的技術與應用也越來越多地融入到每一個人地生活中。5G、云計算、大數據、自動化控制等應用,也在傳統農業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在不遠的未來,數字農場將為我們貢獻更多的力量,為真正解決糧食危機做出重要的貢獻。